最新目录

及时!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攻略快收藏

来源: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肺炎支原体肺炎 (MPP) 占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 10%~40%,早期如何准确诊断并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一直是临床中诊治但儿童 MPP 亟需解决的难题。相信这也是广大儿科医师在思考的问

肺炎支原体肺炎 (MPP) 占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 10%~40%,早期如何准确诊断并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一直是临床中诊治但儿童 MPP 亟需解决的难题。相信这也是广大儿科医师在思考的问题。那么目前临床中关于这两大难题的解决思路有何新的进展和突破?

01

我国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流行情况及现状

要点解读

1. 我国儿童 MPP 发病率高,有调查发现 MPP 占 5-18 岁 CAP 患儿的 74.9% ;

2. 目前我国儿童 MP 感染呈现对大环内酯类耐药性高的特点。

肺炎支原体(MP)是中国、欧美和日本等国家 5 岁以上儿童 CAP 的重要病原体。北京儿童医院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肺炎支原体肺炎占 5-18 岁 CAP 患儿的 74.9%,MP 是儿童 CAP 的重要病原体之一。

图为:2014 年至今,北京儿童医院所有病原体感染所占比,肺炎支原体名列第一。

根据以上数据我们不难看出,我国 MPP 发病率并不低,但除了关注发病率,另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全球范围内,我国和日韩等国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耐药性更高。

上面是全球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性百分比,丹麦、德国等发达国家中 MP 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性普遍偏低,而亚洲国家,特别是我国与日本相对较高。

02

临床中如何诊断儿童支原体感染

要点解读

1. 儿童 MPP 呼吸系统症状不具备特异性;

2. 病原学诊断(分离培养、核酸检测、血清学检测)是 MPP 实验室诊断手段之一;

3. 可结合核酸检测和血清学检测结果作出诊断。

目前我们很难从临床症状上来与其他肺部疾病来区分,因为大多肺部疾病的临床症状相似,都有发热,咳嗽(持续性咳嗽为主,无痰或少痰)等主要临床症状。所以诊断儿童支原体感染时,常需要同步进行实验室检测。

实验室检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 分离培养:在临床上使用较少,因为其生长营养要求高,生长时间缓慢,阳性率低,所以在临床上不具备早期诊断价值;

2. 核酸检测(RNA,DNA,高通量测序);

3. 抗原、抗体检测。

核酸检测和抗体、抗原检测在临床上经常使用,并可以将二者的结果结合起来解读。

图为:抗原、抗体和核酸结果的解读

03

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和展望

要点解读

1. 儿童 MPP 治疗面临可用药物少且已用药物耐药性高的困境;

2. 指南推荐大环内酯类为治疗儿童 MPP 的首选药物且有望降低耐药风险;

3. 相较于其他大环内酯类,克拉霉素引起耐药性的可能性更低。

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往往起病急,病情重,病程长,且并发症多,严重威胁儿童生命健康。我国在 2015 年推出了儿童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共识中还是将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作为治疗 MPP 的首选药物。不过目前我国在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上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耐药。根据临床数据显示 MP 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率高达 90%。

除了耐药性,没有适合的药物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四环素仅用于 8 岁以上儿童,而喹诺酮类抗菌药只能用于 18 岁以上儿童。所以至今 MPP 的治疗都是一个难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并减少耐药风险的发生?

我们可以先把目光放到同样面临着 MP 对大环内酯类耐药性高的邻国日本,看看他们是如何优化治疗 MPP 的?日本在 2011 年推行了儿童呼吸器感染性疾病诊疗指南,在指南推行后,日本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性都有明显下降。而指南推荐一线使用药物仍为克拉霉素(CAM)、阿奇霉素(AZM)、红霉素(EM)等大环内酯类,不同的是如果在一线药物治疗后还持续发热超过 48 小时,则推荐使用托氟沙星(TFLX),对于 8 岁以上的儿童可给予米诺环素(MINO)。

除了药物使用条件的明确,日本指南推荐的治疗方案还有一处优化即将克拉霉素作为一线药物的首选中的首选。这很有可能是因为阿奇霉素使用频率与耐药性成正相关,加拿大一项研究指出,使用阿奇霉素率低的地区,大环内酯类耐药性也相对低一些。而克拉霉素则并不易引起耐药,这可能是因为与克拉霉素相比,阿奇霉素更易于筛选大环内酯类耐药的肺炎链球菌菌株。

可以看出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等是有望降低 MP 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性的。

04

警惕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血栓形成

要点解读

文章来源:《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网址: http://www.zhsyeklczz.cn/zonghexinwen/2020/1020/375.html



上一篇: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抓住这个关键点,距离
下一篇:填补空白!我国首部《脑性瘫痪儿童康复服务团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投稿 |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部|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版面费 |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论文发表 |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