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炎夏湿热,宝宝易长痱子,中医这样防治(2)

来源: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7-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8.西瓜皮 去除痱子。西瓜皮150~200克(去红肉),切成薄片,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液体加热后,每天擦洗患处两次。也可以用西瓜皮的白色部分直接

8.西瓜皮去除痱子。西瓜皮150~200克(去红肉),切成薄片,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液体加热后,每天擦洗患处两次。也可以用西瓜皮的白色部分直接揉搓患处,揉至微红,每日2~3次。

9.采鲜嫩丝瓜叶 50-100克,生片 20克。将上述二药合用,取适量外敷患处,每日1~2次,用于治疗脓头皮疹感染。

10。鲜枇杷叶 60g,加水3000ml,煮沸20分钟,去渣过滤,放凉,每天洗澡一次。

11.新鲜枸杞叶150g,洗净,放入盆中,煮60分钟,去渣,水干后沐浴,每日一次。

如果来不及熬汤,也可以用中成药活香正气水,具有祛湿、痱子的功效.效果也不错!

注:

火香正气水需按比例用温水或生理盐水稀释:

0 ~ 3个月大的婴儿,药液与水的比例为1:3;

4-12个月大的婴儿,药液与水的比例为药液与水的比例为1:2;

1岁以上的宝宝,药液与水的比例为1:1。

用药前,用温水清洗局部皮肤并擦干,然后用无菌棉签蘸取稀释后的药物涂于患处,每日2~3次。临床报告显示,藿香正气水治疗痱子有效率达90%以上。此外,还可以将0.5~1瓶火香正气水倒入一大盆洗澡水中,搅拌均匀给孩子洗澡,可以有效防止皮疹的发生。

饮食调理去皮疹

如果不想给宝宝吃药,我推荐饮食去皮疹:

【绿豆冬瓜汤】

材料:绿豆30克,冬瓜60克,海带15克,糖少许。

用法用量: 将绿豆、冬瓜、海带加少许水加入汤中,加少许糖调味。一天内服用数次,共 3 至 5 天。

功能主治 具有清热解毒、祛湿解暑的功效。

适用:湿热,常见:痱子呈鲜红色,全身密布,口臭,口渴多水,饮食不善,大便干燥,黄小便,舌红苔黄侯。

注意事项: 寒性体质的儿童不宜服用。

【三豆汤】

材料:绿豆、红豆、黑豆等

做法:加入适量的水,小火熬成浓汤。加少许冰糖,每天喝汤1~2次。

功效:散豆汤可以清热解毒,健脾利湿。被誉为最佳夏季宝宝保健品。如果您从夏初开始服用,您的宝宝很少会出现皮疹。

[鲜荷叶绿豆汤]

材料:鲜荷叶半片,绿豆50克.

做法:新鲜荷叶洗净切碎,加水煎20分钟,去渣,加入洗净的绿豆煮20分钟,加少许冰糖尝尝。每天服用一次,连续服用 7 天。

适用人群: 适用于口渴易怒,皮疹多、瘙痒多的宝宝。

预防痱子的生活细节

这些生活细节可以有效预防孩子患痱子:

1.保持室内通风凉爽以减少出汗并帮助汗水蒸发。

2.尽量选择透气吸汗的衣服,并及时更换潮湿的衣服。

3.保持孩子的皮肤清洁干燥。用干毛巾擦汗或经常用温水洗澡。

4.夏天可以把孩子的头发剪短一些,因为头发比较厚,散热不好,容易得痱子。

5.不建议脱掉衣服让孩子的汗水蒸发。皮肤失去一层保护,更容易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

6.不要让孩子长时间睡在床上。与床接触的皮肤散热不好,出汗不畅,容易引起皮疹。

7.儿童的食物不能太咸。含盐量过多的食物很容易诱发皮疹。

8.用冷水洗澡不能减少痱子。冷水刺激毛孔收缩,防止汗水流出。

9.运动或大量出汗时,不要立即洗冷水澡。

10。室外高温后或运动后不要立即进入空调极冷的房间。

常见问题

广东省中医院儿科主任徐友佳总结了几个关于痱子的常见问题。以下是他的统一回答:

可以用痱子粉吗?

不是很推荐。去痱子的效果并不理想。大多数痱子粉还含有滑石粉,会刺激皮肤。粉末也很容易进入儿童的呼吸道、阴道或尿道。

滑石粉可以用吗?

不是很推荐。爽身粉的目的是保持皮肤干燥,但粉状爽身粉涂抹在孩子的皮肤上,容易吸水,形成颗粒状物质,堵塞汗腺,不利于汗液的蒸发;而且飞粉严重,容易被孩子吸入。

花露水可以用吗?

可以洗澡了。不建议大面积涂抹在孩子的皮肤上。马桶水含有大量酒精,有的高达75%,使用后容易引起刺激。儿童的皮肤娇嫩脆弱,长期吸收有害健康。为您的孩子在浴缸中滴几滴以缓解痱子。

用桃叶水洗有用吗?

有一定的效果。可以直接在水里加桃叶,也可以把桃叶煮开,让孩子在外面洗。

文章来源:《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网址: http://www.zhsyeklczz.cn/zonghexinwen/2021/0728/1431.html



上一篇:FreeTalkDream分享趣味实用小秘诀一个人怎么练习英
下一篇:沈氏女科传人—沈绍功:行医50载,32条临床经验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投稿 |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部|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版面费 |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论文发表 |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